這禮拜天在編輯娛樂版新聞時,剛好遇上了金曲獎頒獎典禮,需要用到大量的照片。我在網路上看到了攝影師所拍攝的照片,但下載起來檔案太小,用在編輯上是不能用的。我不知道要去哪裡找原始檔,也不清楚攝影師的電話……
我閃過一絲念頭,也許,我應該試著問問別人他們知不知道?但惰性、不想求人、只想趕快把事做好等想法,讓我直接上Gettyimages找到了相關照片。
過了兩天,我從別人口中輾轉得知,攝影師為了這次金馬獎辛苦奔走,甚至凌晨一兩點也去了明星的慶功宴拍攝,但是……報紙上的照片卻不是出自於他,而是來自Gettyimages。不只是攝影師,其他一起工作的伙伴也感到惋惜與不解。
我聽到了,心中的難過不下於他們。我不能用「不知道、不清楚」來做藉口,因為,我只要多打幾通電話,多問問別人就一定可以知道。但我卻為了偷懶,沒有考慮到攝影師的心情。
唉,好多事情都是這樣,每一個念頭、每一個想法,如果能仔細查找,就會發現大部分維護的還是自己,自己的顏面、自己的立場、自己的方便。什麼時候,才能從根本上真正地想到別人、顧慮到別人呢?我想,就從一思一念開始做起吧!恩恩,和大家分享以下文章「三十五次緊急電話」,和我很喜歡的一則廣告~
三十五次緊急電話 文/何南輝
一天下午,日本東京東武百貨公司的一名售貨員彬彬有禮地接待一位來買隨身CD的女顧客。當時,售貨員為顧客挑選了一台未啟封的新力CD。最後,售貨員清理商品發現,原來是將一個只有外觀的樣品機器賣給了那位美國女顧客。於是,她立即向公司警衛做了報告,警衛馬上四處尋找那位女顧客,但是一直沒找到其蹤影。 東武百貨公司經理馬上召集有關人員研究,可是只知道那位女顧客是一位美國名叫基泰絲的記者,留下一張「美國快遞公司」的名片之外,別無其他線索。
公關部連夜開始了一連串查找,打電話向東京各大酒店查詢,毫無結果。又打長途電話向「美國快遞公司」日本大阪總部查詢,後在深夜回話得知基泰絲父母在美國的電話號碼。
接著,工作人員打國際電話,找到了基泰絲的父母,進而打聽到基泰絲在東京的住址和電話號碼。完成這一過程,總共打了三十五個緊急電話。
第二天一早,東武百貨公司給基泰絲打了道歉電話,並由副經理和公關人員前往基泰絲的住處,見到基泰絲,他們深深鞠躬表示歉意,他們為基泰絲送來一台新的新力 CD外,還加送了CD一張、蛋糕一盒和毛巾一套,副經理還拿出記事本,宣讀了怎麼查詢顧客的住址和電話號碼,即時糾正失誤的全部記錄。
基泰絲由此深受感動,她本來是要把隨身CD送給日本的親戚作為見面禮的,但買回家發現隨身CD有問題根本不能用,非常惱怒,立即寫了題為『笑臉背後的真面 目』的評稿,準備第二天拿到東武百貨公司興師問罪。可是沒想到,東武百貨公司竟然及時糾正了錯誤,並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。
基泰絲為此撕掉了批評稿,而重新寫了一篇題為『三十五次緊急電話』的特稿。該文章發表後,引起社會廣大迴響,東武百貨公司也因此名聲鵲起,門庭若市。這個故事也被美國公共關係協會推薦為世界性公關關係的典型案例。
啟示
不要認為小小的失誤微不足道,不要認為解決小失誤是很麻煩的事情。相反,要一直保持「危機」意識,不是只有重大事情才稱得上是危機,才能危及自己的成功與否,要知道很多危機都是由小事造成的。這也是所謂的蝴蝶效應:今日小小的改變,未來大大的成就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