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役男阿傑跟我說:
「我介紹我學長給妳認識作朋友好不好?」
最近為了要寫兒童劇本,看遍一堆卡通節目,想要從中尋找靈感。看到「我們這一家—爸爸的男人美學」時,讓我一直很想笑,因為覺得男人真是一種很奇妙的……東東(不知該怎麼形容)。
他們可以口若懸河地講著某種見解,滔滔不絕地和妳暢談生活瑣事,但又可以在某些時候變成沈默寡言的石膏像、悶葫蘆,怎麼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。
今天和香香聊天時,談到一位男同事。這位男生原本已和某位女生在一起,但又發現彼此想法有些差距,便緊急喊了剎車,期望回到原來普通朋友的關係。男生覺得男女朋友要付的責任太大,只想做一個「想玩就約出來玩」,但沒有任何負擔的朋友。
之前我也曾和這位男生聊過天,對他的感情觀一直不是很認同。他覺得即使交了女友,只要發現其他哪個女孩也不錯,就會對原來的交往關係感到遲疑,他說:「如果和另一位女孩可以聊得更好,那為什麼不和她試試看呢?」
求學時,我們幾個女生們在一起聊天中,總是會談到一個話題:「討厭做作的女生」。當時我對「做作」的定義是雙面人,在女生面前是一個樣,可是到了男生面前又是另一個樣。
記得之前有記者曾訪問導演鈕承澤,問他覺得什麼樣的女生最美?鈕承澤表示,他最欣賞自然、乾淨、不做作的女生,因為這類型的女生總是會不經意的流露出獨特魅力,不需要刻意掩飾外在裝飾。
昨天和同事聊了許久,他說:「能找到一個能完全理解我、認同我的人很難。」我點頭表示同意,接著他又問我:
「妳覺得妳有遇到一個能完全理解妳、認同妳的人嗎?除了妳的家人之外。」我想了一下然後搖搖頭,其實就連我家人都不一定能瞭解我,我又怎麼能奢求要有人理解我呢?
以前,很少有和男性認識聊天的機會,生活中除了男友之外,就是弟弟和爸爸了。這學期因為辦公室增加了四位新同事,即使不是都能深入交談,也在平常的對話相處中,增加了對「男性」的瞭解。
當然,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,但我發現最大的共同點就是,所有男人都希望能獲得女人對他的敬重和仰慕,尊重他的決定,讚賞他的作為,希望自己在女人心中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。
同事希望我告訴女生,不要再將情意表現得那麼明顯了,男生已明白妳的感覺,若他有心自然會有進一步的行動,若他無意就保持平常心,不要太過討他歡心。
早上,一整個心情都很低迷,還好中午以後就開始恢復正常了(謝謝同事對我的關心)。女生給了我很多建議,但是在她理性安慰我的時候,也悄悄說著昨天她對我傾訴的心事:
「以後妳不要幫我了,我想放棄。」女生有點哀怨地跟我說。
女方還是會甜蜜地向我分享和他之間的互動情形,親暱的動作、關心的紙條、午後的散步、逗趣的一言一語……我靜靜地聽著,然後說:
「聽妳這樣講,我想他應該是喜歡妳的吧,只是他不敢再往前,害怕被拒絕。」
當有人在討論「唐先生」的時候,我還一頭霧水(我落伍很久了吧),後來當我找到這段影片,才知道這就是唐先生的故事……
電視廣告塑造出唐先生的好丈夫形象,但誇張的情節卻令人發噱,能想像一個大男人每天忙進忙出、做牛做馬、低聲下氣的為老婆大人做家事,而絲毫無怨言嗎?
昨天一邊吃飯一邊無聊轉著電視台,突然看到重播的韓劇「火花」,給了我一些感觸。男主角康旭和女主角之賢在旅程中相識相惜相戀。然而當兩人回國之後才發現,對方各自已有結婚對象,在社會禮教的規範下,兩人沒有勇氣追求真愛,只能各自嫁娶,維持原有的生活。
昨天剛好看到之賢婚後無意中在書店和康旭相遇,康旭對婚後的她已不再寫作感到惋惜,覺得她很有才華,並鼓勵她不該就這樣放棄。